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8月15日,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宜阳县开展数字控制机床供需对接活动,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孟振强,亿富甲、腾华智能、一拖集团等1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在本次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实地参观亿富甲数字控制机床生产车间,仔细地了解五轴加工中心、高速立式加工中心、重型龙门数控铣床等高端产品生产情况,推动企业围绕数字控制机床产品供应需求、购买需求、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情况深入进行了座谈交流,取得积极成效。在活动前期征集需求阶段,已促成轴研所与开远智能、福优特等企业围绕桃形沟轴承外圈沟道磨床、成品轴承检测台等产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活动现场,推动亿富甲、腾华智能与一拖集团、博塔智能、特重轴承、晨源金属、洛阳杰胜等企业,在设备定制、人才培训等方面达成进一步对接交流意向。(来源: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光回溯至2004年,东莞市中广机电轴承贸易有限公司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正式携手,开启了长达二十一年的深度合作之旅。这二十一年,是砥砺奋进的二十一年,是创新突破的二十一年,更是为工业自动化发展添砖加瓦、为提升人类劳动价值不懈努力的二十一年。在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中广轴承凭借专业与专注,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公司深知,优质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工业进步的关键。因此,二十一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以精准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SAMICK直线轴承,是公司解决方案中的一大“利器”。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型号齐全,能满足多种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标准型直线轴承(LM)以稳定的性能,成为众多基础工况的首选;可调型直线轴承(LM-AJ)凭借灵活的调节功能,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工况;开口型直线轴承(LM-OP)安装便捷,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加长型直线轴承(LM-L)提供更长的行程支持,满足特殊设备的运行需求;圆法兰型直线轴承(LMF)、法兰型直线轴承(LMK)、椭圆法兰型直线轴承(LMH)各具特色,为设备的稳固运行提供坚实保障;箱式直线轴承(SC)则以其独特的设计,在特定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产品丰富多样,中广授权代理的SAMICK直线轴承还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将实惠让利给客户,让客户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公司承诺当天发货,支持询价下单,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让客户无需为等待产品而耽误生产进度。二十一年来,中广轴承始终坚守重质守信、创新进取的经营理念。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让客户用得放心;对客户承诺的始终坚守,让客户感到安心;对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让公司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的携手共进,更是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中广轴承将继续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紧密合作,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近日,西北轴承装备制造公司接到371392X3-1/HCC9(87892SUK)、NU31/530/HC(30327/530S)、406RV6001/02三种急需重点产品淬火模具生产任务后,以“抢”字当头“拼”在一线的姿态迅速投入生产,通过“错峰生产+延时加班”模式,全力跑出生产“加速度”。面对紧迫交期,各生产班组以“不服输、不退缩”的攻坚姿态迎难而上。车工班长吴兴平作为一名拥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主动扛起“冲锋旗”,不仅坚守生产一线精准把控每道切削工序,还凭借丰富经验优化刀具更换流程;镗床班长姬瑞林作为安全生产突击队骨干,带领徒弟丁广峰开启“双线作战”模式,熟练操作两台机床,同步完成三种产品的关键工序,兼顾效率与质量,并始终秉持“接力棒”意识,强调“多抢1小时,下工序就少等1小时”,更带头践行周末主动加班,带领班组奋战至深夜,以精湛技艺和高度责任心保障产品顺利下线。在各班组的协同奋战下,371392X3-1/HCC9(87892SUK)产品所需模具提前一天全部交付,其余两类正按计划生产加工,确保按时完成交付。下一步,装备制造公司将以“内部协同高效化、生产交付精准化”为目标,持续优化流程、完善协作机制,为公司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来源:西北轴承)
近日,瓦轴与国内某知名钢铁集团围绕1450冷连轧辊系轴承国产化项目达成深度合作并签订战略协议,成功实现关键轴承国产化替代,首批交付的产品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达到验收标准。(来源:瓦轴)
重庆液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勇率队赴广西梧州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8月19日-21日,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重庆液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勇带领技术、销售部门相关人员走访广西梧州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针对液压件行业相关领域开展考察调研。交流环节中,双方分别介绍了企业生产能力、经营方向及未来产品主流方向等情况,加深对彼此业务领域和发展成就的了解。随后,双方围绕行业市场现状、技术创新以及潜在合作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交流结束后,考察组实地参观了生产、试验及装配等场地,对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的技术能力及生产能力有了充分了解。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企业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近日,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项目签约仪式在宣城市隆重举行。双方经过深入对接与谋划,共建中国科大先研院-中鼎股份联合实验室,将围绕汽车零部件材料创新攻关、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协同创新标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升级。宣城市委书记何淳宽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中鼎股份董事长夏迎松,副总经理蒋伟坚、柯玉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校企双方代表在各方领导的见证下完成签约。此次合作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宣城市委书记何淳宽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间开展重大技术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他表示,期待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校企双方将聚焦汽车零部件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全力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应用高效转化,更好地服务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源:中鼎集团
为赋能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会员单位了解先进检测技术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联合海克斯康,于2025年8月26日在海克斯康上海G60双智赋能中心共同举办了“智造融合数创未来”技术开放日,来自模具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院校专家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共同探索智慧质量与智能制造的前沿实践方案。在展示厅内,海克斯康上海方案中心营销总监盛国平带领大家参观智能制造展区,围绕汽车智造、航空智造、工业软件等领域,介绍了手持扫描、CTC一体化车身自动化检测、在机测量、数字化量具检测等解决方案,以及黑灯智能制造体验方案等等,充分展示了如何利用高精度计量、仿真模拟、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透明、高效、高质量的“未来工厂”。在会议室里,协会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鸣、海克斯康上海事业群总经理谷进先后致欢迎词。侯书记表示协会近年来致力于推进模具产业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转型升级,感谢海克斯康搭建交流平台,和大家共同探索智能制造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谷进总经理作为东道主欢迎大家莅临海克斯康双智赋能中心参观交流,后面的技术交流环节海克斯康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为大家带来成熟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旨在让助力更多的模具企业提质增效,驱动关键岗位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在技术分享环节中,盛国平总监首先详细介绍了海克斯康中国布局及发展史,公司近年来累计收购全球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近300家,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随后分享了海克斯康智能装备和传感器在模具行业内的应用,通过结合展示厅前沿技术案例演示,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固定式测量系统、便携式测量系统、二维激光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机床校准补偿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优势,有效减轻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检测精度,提高效能。海克斯康智能工业软件事业群高级经理仰莼雯作了CAE仿真软件在模具行业的应用技术分享,围绕模具结构强度疲劳轻量化设计、模具热和流体分析、模具运动学过程仿真、模具相关工艺仿真四大方面,通过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实现模具轻量化设计,拓扑优化模具内部结构,减少试模次数和修模成本,助力模具企业在设计端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和科学驱动。海克斯康工业软件事业群Geomagic产品运营总监戴刚英以《三维工程双利器:Geomagic杰魔快速逆向+自动检测》为题作了主旨报告,重点介绍了具有强大点云和三角面片处理能力的参数化逆向工程软件,以及自动化三维检测软件在3D比对整体偏差、尺寸&行位公差测量、扫描&硬测插件数据采集应用优势。鼎捷数智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顾问王斐斐坐了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分享报告,分析了模具产业在成本控制、生产周期、交付模式等方面的特性与痛点,阐述了基于鼎捷雅典娜数智底座的领先能力,融合AIGC、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助推模具企业数字化整体规划。此次技术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智能制造展示厅,听取数字化应用专题报告,不仅让与会代表体验到高科技产品为制造业带来的创新变革,更是一次思维和视野的开拓。协会将以此为契机,助力模具企业更好地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脉搏。
滑轮轴承的安装精度影响设备性能和轴承使用寿命,常见安装方式有敲击安装、压力安装、温差安装等。公司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的反复测试与分析,根据滑轮轴承轴向以及径向尺寸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采用新型温差法满足装配需求,并结合研究试点成果确立了安装标准。新工艺兼顾质量和效率,同时构建本质安全型作业环境,正逐步推广至批量装配生产线,以工艺改善带动公司产品品质整体提升。(来源:上海港机重工)
近期,西北轴承锻热车间围绕352226X2-2RZ型轴承淬火压床模具长期调试难题展开系统性攻关,通过持续优化工艺与工装管理,不仅成功突破生产技术瓶颈,还在产品试制和工装改造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面提升热处理产品质量与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车间围绕352226X2-2RZ型轴承淬火压床模具调试这一长期技术难题,通过持续摸索与反复试制,逐步总结出有效调试规律并成功攻克瓶颈,不仅有力保障了热处理产品的顺利交付,也为后续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车间持续推进老旧工装夹具的淘汰与改造,通过人工修磨与改造提升可再利用工装精度,对严重变形无法修复的淬火架和料盘则作报废处理,从而有效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垫伤与变形,杜绝因工装问题导致的质量隐患。此外,车间在某公司产品试制方面,保护气氛辊底炉盐浴淬火及回火生产线历经两轮试生产也取得圆满成功,其产品组织、硬度、脱碳层等关键指标均达到最佳水平,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项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扎实推进,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产品一致性与交付保障能力,也为后续承接高要求合作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锻热车间将持续固化已有成果,将成功经验标准化并推广至同类产品生产;同时,聚焦工艺细节深化与设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强化质量管控与产能提升,为拓展高端市场与合作项目提供坚实支撑。(来源:西北轴承)
为赋能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会员单位了解先进检测技术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联合海克斯康,于2025年8月26日在海克斯康上海G60双智赋能中心共同举办了“智造融合数创未来”技术开放日,来自模具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院校专家4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共同探索智慧质量与智能制造的前沿实践方案。在展示厅内,海克斯康上海方案中心营销总监盛国平带领大家参观智能制造展区,围绕汽车智造、航空智造、工业软件等领域,介绍了手持扫描、CTC一体化车身自动化检测、在机测量、数字化量具检测等解决方案,以及黑灯智能制造体验方案等等,充分展示了如何利用高精度计量、仿真模拟、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透明、高效、高质量的“未来工厂”。在会议室里,协会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侯小鸣、海克斯康上海事业群总经理谷进先后致欢迎词。侯书记表示协会近年来致力于推进模具产业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转型升级,感谢海克斯康搭建交流平台,和大家共同探索智能制造的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谷进总经理作为东道主欢迎大家莅临海克斯康双智赋能中心参观交流,后面的技术交流环节海克斯康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为大家带来成熟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旨在让助力更多的模具企业提质增效,驱动关键岗位发挥更大的创新作用。在技术分享环节中,盛国平总监首先详细介绍了海克斯康中国布局及发展史,公司近年来累计收购全球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近300家,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随后分享了海克斯康智能装备和传感器在模具行业内的应用,通过结合展示厅前沿技术案例演示,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固定式测量系统、便携式测量系统、二维激光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机床校准补偿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优势,有效减轻检测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检测精度,提高效能。海克斯康智能工业软件事业群高级经理仰莼雯作了CAE仿真软件在模具行业的应用技术分享,围绕模具结构强度疲劳轻量化设计、模具热和流体分析、模具运动学过程仿真、模具相关工艺仿真四大方面,通过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实现模具轻量化设计,拓扑优化模具内部结构,减少试模次数和修模成本,助力模具企业在设计端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和科学驱动。海克斯康工业软件事业群Geomagic产品运营总监戴刚英以《三维工程双利器:Geomagic杰魔快速逆向+自动检测》为题作了主旨报告,重点介绍了具有强大点云和三角面片处理能力的参数化逆向工程软件,以及自动化三维检测软件在3D比对整体偏差、尺寸&行位公差测量、扫描&硬测插件数据采集应用优势。鼎捷数智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顾问王斐斐坐了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分享报告,分析了模具产业在成本控制、生产周期、交付模式等方面的特性与痛点,阐述了基于鼎捷雅典娜数智底座的领先能力,融合AIGC、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用数据和智能技术创新生产力助推模具企业数字化整体规划。此次技术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智能制造展示厅,听取数字化应用专题报告,不仅让与会代表体验到高科技产品为制造业带来的创新变革,更是一次思维和视野的开拓。协会将以此为契机,助力模具企业更好地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脉搏。
一、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科技进步8月13日,首届“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在杭州滨奥皇冠假日酒店圆满落幕。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团队,在竞争激烈的“AI视觉创新及应用”赛项中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8月14日,三力信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布新产品:SMZG微型超高压氢能电磁阀系列产品。8月15日信息,恒立液压推出EMHS12电机提升阀,创新性地采用电机驱动的双节流阀控制模块,12V或24V供电,额定压力达250bar,额定流量为100L/min,其防护等级为IP69K,助力打造更智能、更大马力、具备更强复合作业能力的拖拉机。8月19日信息,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交流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信息公司研发的“基于AR装备的矿用设备远程运维系统”荣获创新成果一等奖。8月20日信息,余姚市三力信电磁阀有限公司发布新产品SWHT系列微型高压同轴电磁阀。标准制修订8月11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航空航天用液压油缸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8月13-14日,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压传动和控制分会(SAC/TC3/SC2)在宁波组织召开气动减压阀和过滤减压阀国家标准工作组会议。会议由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宁波新佳行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承办。产品鉴定及验收8月11日信息,太重榆液济南公司4套应用于2000米级深海油气田开发的深水锚桩核心元件可调平导向装置调平油缸,经第三方权威机构全面认证,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交付标准,该批核心装备即将启程交付,进入陆地联调与海上实测阶段。8月12日,广东科达液压安徽基地首台K4V200液压泵下线,标志着安徽基地可追溯智能柔性装配生产线正式投产,形成本地研发和生产制造的综合能力。8月12日,泸州长江液压件有限公司生产的850吨顶管架安装调试完成,等待国外客户验货。8月13日信息,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为崂山国家实验室定制研发的“7000米级深海环境模拟测试系统”圆满完成一个月试用期,正式通过验收。8月18日信息,襄阳航宇机电液压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矿用隔爆型比例伺服阀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认证中心审核,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MA)和防爆合格证,为矿用行业提供新的国产化选择。项目进展及验收8月11日至13日,国网新源湖南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尾闸室事故闸门液压启闭机的出厂验收会在江苏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顺利进行。8月13日信息,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子课题“千米深井资源无人化数智开采技术”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课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天玛智控科技委主任王国法领衔。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8月15日,中鼎旗下安徽慧鼎科技有限公司首条磁流变减振器(MRD)与磁流变液(MRF)智能化生产线落成仪式在安徽池州举行。8月15日,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智慧工厂项目启动大会。产学研用协作8月12日信息,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出席江门市先进制造产业科技创新交流对接会,活动现场,润宇公司与广东院士联合会正式签署“产业科技创新学术委员会共建协议”,同时公司与江门和顺德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也顺利举行。8月13日信息,陕西省科协专家团深入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聚焦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及未来规划。8月13日信息,2025年浙江省“科技副总”名单公布,其中浙江理工大学陈德胜教授正式派驻德帕姆(杭州)泵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技术智囊”身份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标志着德帕姆与高校合作的“教科人一体化”模式再升级。产业链现代化8月11日信息,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举办全国“塑机客户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塑料机械行业的技术专家、合作伙伴及核心用户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活动通过“技术共享+场景开放”等形式,提升行业用户信任与合作黏性。8月12日信息,柳工售后支持与客户方案召开2025年供应商半年度保供大会,为后续提升整体交付能力与质量水平奠定坚实基础。8月12日信息,发那科机器人助磨豆机产线%全自动组装,所需装配工从原来的10-12名大幅缩减至仅需1名操作员,产线还引入发那科云端远程服务系统ZDT,让生产效率和产能实现质的飞跃。8月13日信息,艾志工业收到来自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的感谢信。信中,客户对公司的高度责任担当与高效执行能力给予充分肯定。8月13日消息,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拟确认名单的公示》,一六八航空航天精密器件有限公司通过认定,荣获“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称号。8月14日,宁波举行“2025第十一届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活动,宁波伏尔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斩获“新材料领域TOP5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8月15日信息,博世力士乐自动化与电气控制产品再次入选宁德时代(CATL)设备元件优先推荐品牌。产业基础高端化8月12日信息,Wandfluh全球新官网正式上线日信息,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获2025卡斯夫奖“极具竞争力OEM工厂”殊荣。8月15日,伊勉特流体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年产钢管及管路连接件6000吨建设项目于湖州市林城镇举行奠基仪式。8月18日信息,鹰普流体科技推出WT701系列液压摆线马达,新增轮毂安装,配备147.6mm螺栓孔分度圆和95.3mm定位止口,可承受高达241bar的间歇工作压力,输出扭矩达3342Nm,重载性能再突破。8月18日信息,天工院检测技术服务分公司成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检测分公司的检测能力与管理水平已达到国际认可标准,正式跻身国家权威认可行列。8月20日信息,博世力士乐将EMC-HP大功率系列的电动缸扩展至190和220两种新规格,适用于重载应用场景坚固耐用。新技术应用8月15日信息,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混合摩擦可控泄漏技术”,创新打破堪称“天花板”难度级别的凝结水增压泵密封技术壁垒。二、管理创新转型升级质量建设8月14日,双飞集团与上海益吉科技携手举办的QMS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标志着双飞集团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升级质量管理能力。8月19日信息,太重榆液上海公司成功通过国家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复审。8月18日至20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中心组织对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重庆液压进行了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次年度监督审核。品牌建设8月11日,首届山西省品牌促进大会暨2025年度山西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龙城太原开幕,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以品牌强度835分、品牌价值40317.3万元的成绩荣耀登榜。8月12日信息,佛山市液压气动行业协会及广东东旭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动态,心系一线工作者辛劳,紧急筹备优质矿泉水物资,以行动诠释企业社会责任。8月12日信息,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举行2025年下半年度PK协议签约仪式。8月12日信息,中国中车对第二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中车戚墅堰公司5名员工荣获“中国中车劳动模范”称号、2个集体荣获“中国中车先进集体”称号。8月15日信息,首届安徽省“安徽工程师奖”评选结果揭晓,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密封技术研发团队荣获团队奖,被授予“安徽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8月15日信息,法士特集团《数据-知识驱动的高性能变速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成功入选“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8月18日信息,广东尼尔森气动元件有限公司商标升级,自2025年8月起,我司所有产品将统一使用“尼尔森®”、“尼®”商标品牌在市场上进行推广与销售。教育和培训8月17日,山东重山集团第三期生产管理培训班讲授《液压系统知识》,课程邀请爱力智控旗下中冶迈克(天津)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房翠龙授课,通过此次培训,使集团生产系统近80位参训人员对液压系统知识有了更全面了解。
8月19日下午,杭州市紧固件行业商会会长黄成安率商会领导一行,赴海盐紧商核级产业园参观交流。紧商核级产业园总经理孙慧慧全程陪同。走访团先后参观了园区内的海盐上嘉五金、南锋精密五金、嘉兴奥展实业,以及不锈钢清洗车间与智能立体仓库,现场感受“加工清洗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带来的效率提升。座谈会上,孙慧慧介绍:紧商核级产业园占地131亩、建筑面积12.7万㎡,已启动浙江省“五星级”小微企业园申报;园区依托奥展“一个中心、五个基地”战略,将为海盐紧固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黄成安表示,商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会员企业与园区深度合作,共创行业新局。
8月19日,乐清市紧固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林锋、办公室主任薛秀雯,会同北白象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叶建华、浙南紧固件产业园招商办总经理金孝勇等一行7人,赴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参访学习。参访团一行受到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工会主席周乾及协会秘书处热情接待。乐清市紧固件行业协会等一行参观了温州市协会展示厅、办公区和党建文化墙。随后双方举行座谈,交流经验,共谋发展,共商未来。与会人员认为,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在新形势下,践行服务会员理念,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发展、品牌打造、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双方围绕协会工作、新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活跃。
8月14日,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乾、秘书长姜勇带队走进宁波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思进智能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走访交流。宁波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多工位高速、精密冷镦成型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近6亿元。思进智能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首家冷成型装备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多工位高速自动冷成型装备和压铸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达7亿元。走访组深入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了解两家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技术创新及市场拓展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高度肯定其科技研发与人才引领作用。同期,中国(温州)紧固件博览会组委会现场发出参展邀请,希望两家企业展示先进设备,为行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此次走访既加深了协会对会员企业的了解,也强化了“桥梁纽带”作用。两家企业均表示将依托协会平台,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温州紧固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14日下午,嘉善县紧固件行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协会35位理事悉数到场。会议回顾了上半年工作,并邀请宁波银行行长钱春旭介绍最新惠企政策。9月10日,协会将主办“2025年嘉善紧固件行业国际采购对接会”。理事会一致认为,此次活动紧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迫切需求,是政府支持传统产业的重要举措。协会将联合紧博(浙江)会展股份有限公司,全力发动会员企业,确保对接会圆满成功、取得实效。会长张建龙要求秘书处精心筹备,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共同为嘉善紧固件产业拓市场、增订单、强品牌。
一、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科技进步8月8日信息,上海瑞胤液压推出GBV200负载敏感比例阀,实现智能比例分流控制。8月9日信息,恒立液压成功推出了HP6V系列电子控制柱塞泵,助力工程机械智能化革新进程。标准制修订8月1日信息,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传动和控制分会(SAC/TC3/SC1)在宁波组织召开液压阀系列国家和行业标准预研会议,宁波华液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承办。8月8日信息,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压传动和控制分会(SAC/TC3/SC2)在百灵组织召开气动过滤器国家标准工作组会议,百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8月9日信息,徐工液压牵头申报的《工程机械液压缸用精密无缝钢管产品研发及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获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产品鉴定及验收8月1日信息,中国煤科天玛智控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3150L/min超大流量液压支架安全阀,获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此前,国内外安全阀产品获得安标认证的最大流量等级仅为2000L/min,该阀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月6日信息,SealTex索拓ST-2058-W无石棉密封垫片材料通过德国UBAKTW-BWGLP2级别饮用水安全认证,此材料可应用于与饮用水接触的管接头、管道、阀门等冷热水系统的密封。项目进展及验收8月7日信息,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60MPa超高压机械密封与控制系统,实现一次性调试成功,高近3米,重达3吨多的“密封小巨人”成功问世,印证了克隆集团首次提出的混合摩擦可控泄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8月1日信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打造的“高端机械密封装置柔性智能工厂”成功入选。绿色制造8月4日信息,太重榆液济南公司自主研发的“二代节能加热炉势能回收再利用技术”正式社会化投用。产学研用协作8月1日信息,伏尔肯公司成功举办张晓清博士后开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主题为《基于增材制造的高性能碳化硅铝刹车盘研制与应用》,考核小组专家及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8月6日,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率队莅临科力特参观调研,旨在考察硬质合金发展现状,推动硬质合金领域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邹政、副总经理邹致远及技术研发团队热情接待并陪同考察。8月7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团队、成都市郫都区区委及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一行莅临川润股份成都园区,三方围绕智能制造、零碳转型等产业前沿领域展开深度交流,共探高端装备产学研融合新路径。产业链现代化8月4日信息,太重榆液成功与国内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签定千万级合同,将作为2400mm铝板带箔热轧项目液压系统制造商正式进军我国新能源汽车加工装备配套领域。8月4日信息,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毛宁关注到双柳长江大桥的路面施工项目,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该项目的徐工无人驾驶作业成果,将其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生动例证向世界推介。8月6日信息,京城机电所属华德液压成功中标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3号、4号液体火箭发射工位起竖液压系统重点项目,实现在商业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正式成为火箭发射核心装备供应商行列。8月7日信息,新能源工程车AVL动力总成检测新欧液压检测全国共享实验室正式启用。产业基础高端化8月1日信息,长城搅拌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新官网(https:)。8月8日信息,作为液压垫系统的最强“大脑”,博世力士乐控制器MAC8全面升级为MLC-H,已在博世力士乐液压垫新项目上全面应用。同时,对于搭载了MAC8控制器的旧项目,MLC-H也能实现无缝替换。8月10日信息,佛山宝尔特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新官网全新上线,新官网(。8月10日信息,首铭密封新官网全新上线,新官网(。二、管理创新转型升级企业经济结构调整8月8日,恒拓高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恒拓高工业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业庆典于2025年8月8日在新加坡隆重举行,来自各地的客户、合作伙伴及公司团队成员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质量建设8月4日信息,潍柴材料成型制造中心造型二线和一号工厂成套线获得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五星级”现场管理评价证书。品牌建设8月1日信息,GarlockStyleP2000膨胀节现已通过美国船级社(以下简称“ABS”)认证,正式确认其适用于严苛的海洋及海上工况。本次认证同时覆盖Style204HP、204MAX、206EZFLO®与8100型。Garlock是为数不多的拥有ABS型式认证的膨胀节制造商。8月1日信息,凯卓立售后服务小程序名称焕新正式更名为“凯卓立K服务”。8月5日信息,由《欧洲橡胶杂志》(ERJ)组织的2025年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公布,中鼎股份以25.625亿美元登榜全球第8,再创中国非轮胎橡胶领域排名新高,是前十名中唯一前进的企业。8月6日信息,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浙江制造精品”名单,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款核心产品“低逸散组合式垫片”荣耀登榜。8月6日信息,中国中车评选并表彰了第二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中车戚墅堰所仇国全、文超、朱海波、刘玥、张再利5名个人荣获“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瑞泰装备公司、科技管理部(标准和知识产权部)2个单位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管理创新组织变革8月4日信息,川润股份顺利完成第七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管聘任,新一届董事会汇集战略管理、技术研发、财务、法律等多领域专家人才。教育和培训8月1日信息,浙江大学2025年可持续发展全球暑期学校(2025ZJUSDGGlobalSummerSchool)智能无人系统模块结课,授课内容涵盖了以无人车、无人机、机械臂、灵巧手、机器鱼等为载体的智能无人系统协同感知、规划和控制,以及面向网络化系统、智能制造和可再生新能源的协同优化控制等新兴技术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关系。8月4日信息,江门市“十城百校”系列活动之青年人才交流研学活动走进润宇公司。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近50名硕博研究生,深入产品产线观摩学习,聚焦企业“传感器技术自主创新”。8月9日信息,广州市晶邦密封技术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联合开展的前沿研究成果《EffectofFillerContentonRealizingSelf-LubricatingandUltra-LowWearofPTFEComposites:AMechanismStudy》,近日正式发表于SpringerNature旗下国际顶级学术期刊TribologyLetters(影响因子4.3),该成果标志着在高性能密封材料摩擦学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突破。三、国际交流与合作8月7日,河北邢台晋县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赵国谦,副部长、工商联书记张震一行走访质升公司,调研企业发展情况,恰逢尼日利亚通达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立先生和总经理查尔斯先生莅临质升公司,通过友好座谈、参观生产车间等活动加强了统战部门与企业的联系,也为中外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
2025年7月29日,洛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洛阳轴承行业协会轮值会长叶军,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红威等到新昌考察轴承产业发展情况。绍兴市经信局副局长吴亚峰、县经信局总经济师陈军良、协会轮值会长梁海青、秘书长杨初明、党支部书记孔波兰等分别陪同调研和参加座谈。上午,魏斌一行相继参观了新昌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梅渚智能装备小镇客厅及五洲新春、日发精机两家企业。下午,在经信局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交流会,双方就行业发展、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行业自律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且热情的交流。洛阳是我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拥有行业领先企业洛轴集团,轴研所、河科大机电学院的轴承制造专业等也是享誉业内。两地轴承产业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合作和互动。去年,五洲新春集团参加洛轴股份混改,成为其第四大股东,更是加强加深了两大轴承产业集聚区的联系。双方表示,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轴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来源:新昌轴承行业协会)
8月8日,江苏省紧固件行业协会组织30家会员单位共40余人走进常州,开展“智造+信仰”主题研学活动。上午,大家先后参访世晟控股集团、中德常州创业产业园、金风储能科技、海目星激光设备四家标杆企业,围绕产线升级、工艺创新和合作对接展开深入交流。午后,队伍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缅怀先烈,随后登临九霄万福宫、元福万宁宫,在青山红史中重温铁军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当晚,协会举办红色之旅友谊晚宴。协会表示,将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小螺丝”的“大能量”,持续推动江苏紧固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光回溯至2004年,东莞市中广机电轴承贸易有限公司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正式携手,开启了长达二十一年的深度合作之旅。这二十一年,是砥砺奋进的二十一年,是创新突破的二十一年,更是为工业自动化发展添砖加瓦、为提升人类劳动价值不懈努力的二十一年。在工业自动化的浪潮中,中广轴承凭借专业与专注,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公司深知,优质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工业进步的关键。因此,二十一年来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以精准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助力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SAMICK直线轴承,是公司解决方案中的一大“利器”。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型号齐全,能满足不一样的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标准型直线轴承(LM)以稳定的性能,成为众多基础工况的首选;可调型直线轴承(LM-AJ)凭借灵活的调节功能,轻松应对复杂多变的工况;开口型直线轴承(LM-OP)安装便捷,非常大地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加长型直线轴承(LM-L)提供更长的行程支持,满足特殊设备的运行需求;圆法兰型直线轴承(LMF)、法兰型直线轴承(LMK)、椭圆法兰型直线轴承(LMH)各具特色,为设备的稳固运行提供坚实保障;箱式直线轴承(SC)则以其独特的设计,在特定场景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除了产品丰富多样,中广授权代理的SAMICK直线轴承还具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上的优势。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等方式,将实惠让利给客户,让客户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公司承诺当天发货,支持询价下单,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让客户无需为等待产品而耽误生产进度。二十一年来,中广轴承始终坚守重质守信、创新进取的经营理念。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让客户用得放心;对客户承诺的始终坚守,让客户感到安心;对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让公司在市场中保持领头羊。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的携手共进,更是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中广轴承将继续与韩国SAMICK直线轴承紧密合作,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近日,西北轴承装备制造公司接到371392X3-1/HCC9(87892SUK)、NU31/530/HC(30327/530S)、406RV6001/02三种急需重点产品淬火模具生产任务后,以“抢”字当头“拼”在一线的姿态迅速投入生产,通过“错峰生产+延时加班”模式,全力跑出生产“加速度”。面对紧迫交期,各生产班组以“不服输、不退缩”的攻坚姿态迎难而上。车工班长吴兴平作为一名拥有25年党龄的老党员主动扛起“冲锋旗”,不仅坚守生产一线精准把控每道切削工序,还凭借丰富经验优化刀具更换流程;镗床班长姬瑞林作为安全生产突击队骨干,带领徒弟丁广峰开启“双线作战”模式,熟练操作两台机床,同步完成三种产品的关键工序,兼顾效率与质量,并始终秉持“接力棒”意识,强调“多抢1小时,下工序就少等1小时”,更带头践行周末主动加班,带领班组奋战至深夜,以精湛技艺和高度责任心保障产品顺利下线。在各班组的协同奋战下,371392X3-1/HCC9(87892SUK)产品所需模具提前一天全部交付,其余两类正按计划生产加工,确保按时完成交付。下一步,装备制造公司将以“内部协同高效化、生产交付精准化”为目标,持续优化流程、完善协作机制,为公司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来源:西北轴承)
近日,瓦轴与国内某知名钢铁集团围绕1450冷连轧辊系轴承国产化项目达成深度合作并签订战略协议,成功实现关键轴承国产化替代,首批交付的产品完全实现用户需求,达到验收标准。(来源:瓦轴)
重庆液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勇率队赴广西梧州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8月19日-21日,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重庆液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勇带领技术、销售部门有关人员走访广西梧州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针对液压件行业相关领域开展考察调研。交流环节中,双方分别介绍了企业生产能力、经营方向及未来产品主流方向等情况,加深对彼此业务领域和发展成就的了解。随后,双方围绕行业市场现状、技术创新以及潜在合作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交流结束后,考察组实地参观了生产、试验及装配等场地,对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的技术能力及生产能力有了充分了解。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逐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的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企业一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近日,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项目签约仪式在宣城市隆重举行。双方经过深入对接与谋划,共建中国科大先研院-中鼎股份联合实验室,将围绕汽车零部件材料创新攻关、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校企协同创新标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升级。宣城市委书记何淳宽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中鼎股份董事长夏迎松,副总经理蒋伟坚、柯玉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等相关领导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校企双方代表在各方领导的见证下完成签约。此次合作得到地方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宣城市委书记何淳宽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合作,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间开展重大技术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他表示,期待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帮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用”一体化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校企双方将聚焦汽车零部件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全力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开发,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应用高效转化,更好地服务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源:中鼎集团
滑轮轴承的安装精度影响设备性能和轴承使用寿命,常见安装方式有敲击安装、压力安装、温差安装等。公司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的反复测试与分析,根据滑轮轴承轴向以及径向尺寸随气温变化的规律,采用新型温差法满足装配需求,并结合研究试点成果确立了安装标准。新工艺兼顾质量和效率,同时构建本质安全型作业环境,正逐步推广至批量装配生产线,以工艺改善带动公司产品的质量整体提升。(来源:上海港机重工)
近期,西北轴承锻热车间围绕352226X2-2RZ型轴承淬火压床模具长期调试难题展开系统性攻关,通过持续优化工艺与工装管理,不仅成功突破生产技术瓶颈,还在产品试制和工装改造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方面提升热处理产品质量与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车间围绕352226X2-2RZ型轴承淬火压床模具调试这一长期技术难题,通过持续摸索与反复试制,逐步总结出有效调试规律并成功攻克瓶颈,不仅有力保障了热处理产品的顺利交付,也为后续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车间持续推进老旧工装夹具的淘汰与改造,通过人工修磨与改造提升可再利用工装精度,对严重变形无法修复的淬火架和料盘则作报废处理,从而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垫伤与变形,杜绝因工装问题导致的质量隐患。此外,车间在某公司产品试制方面,保护气氛辊底炉盐浴淬火及回火生产线历经两轮试生产也取得圆满成功,其产品组织、硬度、脱碳层等关键指标均达到最佳水平,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项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扎实推进,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产品一致性与交付保障能力,也为后续承接高要求合作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锻热车间将持续固化已有成果,将成功经验标准化并推广至同种类型的产品生产;同时,聚焦工艺细节深化与设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强化质量管控与产能提升,为拓展高端市场与合作项目提供坚实支撑。(来源:西北轴承)
近日,聊城市高端装备(轴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活动在临清市召开,活动期间,聊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志刚,临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田勇,以及临清市烟店镇党委书记林玉恒等领导一行,专程前往山东华工轴承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指导。在山东华工轴承,领导们深入生产一线,细致考察了生产、检测、装配、仓储等各个环节。从先进的生产设备到精密的检测流程,从高效的装配线到智能化的仓储管理,每一处都展现了华工轴承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的不懈追求。参观结束后,领导们对华工轴承的设备先进性、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以及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参观不仅是对山东华工轴承的肯定,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鼓励与期许,激励着企业在高端装备(轴承)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聊城市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贡献更大力量。
华润电力蒙西公司携手SKF轴承专家组共筑磴口电厂设备可靠与绿色发展之路
2025年8月19日,华润电力蒙西公司邀请全球轴承与旋转设备技术领导者斯凯孚(SKF)专家组,赴磴口电厂开展深度技术交流。活动聚焦旋转设备维护关键挑战与前沿技术,旨在以国际领先的轴承解决方案和智能维护策略,为磴口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设备可靠性提升及绿色转型提供支撑。交流中,专家组解读了大型旋转设备轴承应用要点与失效模式,介绍SKF最新轴承技术在延长设备寿命、优化效率上的优势,探讨智能状态监测技术实现轴承早期预警等功能,以及精密修复、绿色再制造理念在降本增效、减碳方面的价值。专家组还深入实地勘察评估现场运行设备,针对一次风机主轴振动、辅机循环水泵电机轴承过热等问题进行“一对一”问诊,结合案例库和仿真工具提出优化建议,获得较好效果。此次交流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后续双方将继续推进信息共享,探索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模式,结合顶尖技术与本土服务提升设备可靠性。磴口电厂也将在先进的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上持续加强与高新企业的深化合作,努力提升现场生产设备的健康水平与效率。(来源:华润电力蒙西公司)
2025数智美食机器人大赛决赛暨2025数智美食生态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
【央视新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前七个月我国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发展智慧风电,推动产业升级——2025(第五届)风电装备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