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全站官网:齐说职教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质量保障路径研究
来源:乐鱼体育全站官网    发布时间:2025-11-12 15:14:12
详情介绍

乐鱼体育提现:

  随着第二期“双高计划”(2025—2029年)的启动,高职教育进入以“提质培优”为核心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本文基于新“双高”计划启动以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专业评价与整改工作的成果,从质量保障的视角出发,剖析当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困境,结合“双高计划”政策导向与评价标准,提出构建以“价值引领、群-专联动、资源协同、过程闭环、数字赋能、成果导向”为核心的体系化质量保障路径,以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推动专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202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2025—2029年)的通知》,标志着第二轮“双高计划”真正开始启动。新“双高”建设呈现出从示范引领向系统提升、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深化、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显著特征。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是专业群建设的落脚点,其建设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在此背景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分批次开展专业评价及整改工作,共覆盖学校25个专业,发现虽然不同专业存在多样性差异,但同时也展现出深层次的共性困境。如何在新“双高”背景下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第二期“双高计划”标准框架,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将专业评价标准细化为6项一级指标、41项二级指标,分批次对9个系院成立三年以上的25个专业开展了专业评价和整改工作。通过专业自评、评价工作组评价(看现场、访谈、听课、说专业)等,形成评价报告,进行反馈总结和落实整改,并对整改成效开展“回头看”工作。

  通过对专业整改成效的跟踪调研,发现各专业在关键指标上存在的问题,其数量与内容均存在非常明显差异(见表1)。

  表1中的困难指标“课程思政”、“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及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均属于“双高计划”一级指标“思政工作的引领度”中的观测点。在专业评价过程中发现,各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上仍停留在简单嫁接或教案层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未能有效呈现;“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未充分的发挥。整改后,“课程思政”问题成效显著,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建设,短期内较难取得标志性成果。

  表1中的“校内资源(数字化资源)”和“校外资源(行指委教指委)”均属于一级指标“条件基础支撑度”中的观测点,资源建设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硬件轻应用”的倾向。一方面,校企合作多停留在签署协议的浅层阶段,缺乏共建研发技术中心、共担生产性实训任务等实质性内容,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另一方面,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大量课程资源库存在“零互动”或“低互动”现象,未能有效支撑教学模式创新。行指委、教指委等关键平台资源未被充分的利用,专业与产业前沿的对接通道不畅。

  专业建设方案/数字化升级方案及“五金”建设分项目标缺失,且整改成效不佳,根本原因在于专业所属专业群运行管理机制和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导致专业在群内定位模糊、建设目标不明确,且“十五五”规划编制期间各专业群正在重新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专业层面尚有太多未定事项。

  专业内部的教学材料的品质监督、反馈与整改机制不健全,对专业建设关键任务进度与成效的检查缺失。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尚未完善,“教师教学档案袋”等制度作用未充分的发挥,加之缺乏常态化的专业自评,导致问题发现滞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反应迟缓。

  除少数特色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的国际化建设近乎空白。对国际先进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的引进、消化与本土化改造能力不够。学生海外实习、教师出国研修等项目覆盖面窄,“职教出海”与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尚未被系统培育,专业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微乎其微。

  专业建设的成果产出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在“五金”建设中高水平标志性成果难以实现突破,缺乏对典型案例的系统性培育与凝练,改革实践的先进经验停留在个体或课程层面,未能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建设范式,限制了专业整体影响力与示范效应的发挥。

  针对上述共性困境,高职院校应超越零敲碎打的修补模式,构建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协同化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具体路径如下:

  打破思政与专业教学的壁垒,通过机制融通、内容融通、评价融通,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将“双带头人”培育与专业带头人选拔相结合,明确其在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的职责与考核权重,强化样板党支部建设中育人功能作用的发挥。

  基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系统梳理和开发融入工匠精神、劳模事迹、行业规范的特色教学案例库与实训项目库。

  设立“思政育人成效”专项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专业评估、教学考核与职称评审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导向。

  为解决专业群机制不畅、定位模糊等核心问题,需建立权责清晰、动态优化的系统治理模式:通过设立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制定运行管理办法,明确专业在群内的分工定位;推动专业群总体规划与专业分项任务有效衔接,并建立“问题-任务-成果”的闭环管理机制,将协同成效与资源投入挂钩,实现从“孤立建设”向“集群治理”的转变。

  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生产流程,实现“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的统一。

  建立校级智慧教学平台,整合课程资源,并引入使用率、互动率、满意度等数据监测与反馈机制,倒逼资源优化与教学法改革。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资源建设方案评审与使用效果评价,确保资源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建立贯穿专业建设全周期的动态管理与反馈系统。依据“双高”标准和区域产业规划,制定具体、可测的专业发展目标与课程标准,并建立定期修订机制(目标);构建以“常态数据监测+周期性评估”为核心的专业诊断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过程);将诊断评价结果与专业预警、资源投入、负责人考核紧密挂钩,对连续评价不佳的专业实施限期整改乃至动态退出,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结果)。

  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国际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联合外籍教师共建在线课程等方式,打造高职教育领域“国际品牌。

  优先选择1-2个核心专业,试点引进或对接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与课程标准,推动课程互认、学分互认。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具有优势的专业群打包教学标准、课程资源和实训方案“走出去”,开展海外培训,提升国际影响力。

  系统规划与培育标志性成果,塑造专业品牌。设立“五金”建设专项,集中资源定向培育一批有望取得突破的金课、金教材和教学名师;建立典型案例培育库,形成具有普适性的推广范式;将成果培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通过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示范辐射。

  新“双高”计划为高职专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对其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系统性挑战。面对专业建设中都会存在的思政引领虚化、专业定位不明、资源整合不足、制度闭环缺失、国际化水平不高及成果培育乏力等共性困境,高职院校必须超越局部整改的惯性思维,转向构建以“价值引领、群-专联动、资源协同、过程闭环、数字赋能、成果导向”为核心的体系化质量保障路径,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推动专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4〕号)[Z].2024.

  [4]刘烨.高职院校铁道类专业国际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25,(11):63-65.

  我们深知,科研项目申报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不会写、写不好、难立项”却成了横亘在很多人面前的现实障碍。为此,我们倾力打造了 《研以致用:职业院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实战指南》 系列课程,旨在化繁为简,直击痛点,为您提供一套拿来即用的“申报秘籍”!

  如需咨询投稿,活动信息,培训消息,新闻链接,了解职教有关信息等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编,小编会解决您的问题。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来源标注错误、侵权等问题,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主编:鲁彬之 责任编辑:艾格 统筹:刘莉 策划:雨萌 创意:舒洁 审稿:翠丹 摄影:魏道 摄像:崔桠狄 后期:张颖 美工:晓曼 技术:龚俭

  MVE(艾米)即现代职业教育英文单词首字母简称。“强国尚能 关乎你我”——现代职业教育网()力求打造现代职教领域第一融媒体矩阵平台:垂直门户网站+移动新媒体+优质在线资源+应用服务,打造职业教育颇具生命力和生态特征的媒体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服务社会,服务到每一个人!我们的宗旨是:让技能成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