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全站官网:军民融合 大江专用车拓宽发展路
来源:乐鱼体育全站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08 00:43:53
详情介绍

乐鱼体育提现:

  2003年12月,大江工业集团公司在兵装集团公司“622”战略目标的牵引下,制定并实施了以“一个目标,三件大事,七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37”发展的策略,指导企业顺利完成“622”战略第一步目标,并实现“622”战略第二步目标首战告捷。在新的发展背景下,2008年初,公司重新对“137”发展的策略进行了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实现一个目标,打造三大产品平台,提升三种能力,实施六项工程”的“1336”发展计划,其核心就是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专用车、重车桥、液压支架三大产品,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和“三个基地”。

  2004年以来,公司全面落实兵装集团“211”战略部署,坚持以车为主、为车配套、靠车发展,坚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坚持好字优先、好中快进,在新一轮发展的策略的牵引下,对专用车实施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战略,走专而特的道路。

  几年来,在现有举升类专用车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技术合作、产学研联合开发、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等方式建立产品研发技术平台,开发警用、军用、民用、特种作业车辆,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打牢基础,逐步使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行业水平,快速提升商品市场份额,同时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发展随车吊,使大江随车吊早研制、早投入市场、早产生优先效益。

  目前重点发展高空作业车和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对现有的8T、12T进行优化改进,将8T吊车做大做精,并以此为突破口,发展12T、16T、25T 、35T产品,用优质优价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占领市场。

  高空作业车在行业中的竞争目标是“保三争二”,重点发展25米及以下高车,在所有高空作业车上实现工作斗液压调平、升降、回转以及人机界面操作等功能,尽快推进底盘(欧Ⅲ)及上装部分的模块化、标准化,完善现有产品谱系,同时寻找机会进入电力行业的中高端市场,并适时拓展产品线。在吸收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对整车外观、操作便捷、可靠性、整车性能和减少相关成本等方面做分析研究,使产品外形好看大方,最大限度地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

  近期将重点加大20T、25T吊车的生产组织和随车吊的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桥梁检验测试车、50T吊车等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大力推进与意大利MGI公司合作研发非公路行驶起重机项目的实施。

  专用车是公司长期以来努力培育并期望做大做强的一个战略产品。多年来,大江为彻底破解专用车的发展问题在不遗余力地奋斗。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解决好了,就破解了大江改革发展的一大难题。专用车的问题主要是基础管理薄弱、研发实力和工艺能力差、产品质量可靠性差、长期投入不足、缺乏技术领军人物、无底盘生产资质等。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大江查找出阻碍专用车发展的难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逐项落实和解决。一是利用全世界内的研发资源,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积累。创新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集中资源向关重件和总装总调倾斜,多种方式引进国外技术(品牌)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同时创新营销模式。下大力气整改完善专用车的工艺工装,提升工艺指导能力,从而有效解决专用车公司要么工艺不健全,要么工艺指导性差、工装欠缺,产品质量可靠性差的问题。二是解决好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的问题。根据专用车公司军民品任务繁重、军民品混线生产的状况,为了统筹好军民品的协调发展,将着手解决专用车的生产方式问题,拟成立军品公司,实行军、民分线。三是下大力气抓好专用车的基础管理工作。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定额管理,强力推进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大力推行精益生产,使专用车的基础管理迈上新台阶。四是千方百计解决投入和底盘资质问题。依据专用车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技改投入。近期积极争取兵装集团的支持,紧紧依靠南方太原重汽,采取合作方式,解决专用车底盘问题;从长远看,必须有自己的底盘基地,拟在专用车具备一定规模后,同相关主机厂开展战略合作,采取贴牌生产或者收购汽车生产厂的方式来解决底盘需求问题。

  公司在专用车的未来发展的策略中,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产销专用车750辆,实现利润1000万元以上,出售的收益3亿元;到2012年产销专用车1250辆,实现利润3000万元以上,出售的收益5亿元;到2015年产销专用车3000辆,实现利润5000万元以上,出售的收益12亿元。

  2011年~ 2012年、专用车技改投资16400万元,其中新建厂房15000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设备投资12900万元。2013年~ 2015年,专用车技改投资13600万元,其中新建厂房10000平方米,投资2300万元;设备投资11300万元。到2015年,专用车军民结合技改投入16000万元,主要改造下料、抛丸喷砂、焊接、机加、装配、涂装六条生产线,同时改造辅助生产条件和计量理化检验测试条件,达到年产专用车1600辆的能力;并逐步加强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实施产品优化设计,完善人机工程,将军事前沿的新技术应用到该系列新产品上,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系列新产品,提升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真正的完成做大做强专用车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