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app下载苹果:
业务结构多元协同,新兴业务多点突破传统工程机械主业巩固领头羊,高空机械、矿山机械等新兴业务高增,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推进,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格局,分散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工程机械主业稳增: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传统产品线稳固,混凝土板块电动化渗透率提升较快,电动搅拌车三年内市场规模预计8万台、渗透率超90%;起重机受风电、核电等高端吊装需求拉动,公司千吨级履带吊和大吨位汽车吊市占率行业领先。高空机械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占有率较高。直臂72米高端电动产品在欧洲市场实现批量上市,直臂超高米段产品成功进入英国市场。矿山机械聚焦“大型化、绿色化、智化”,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具备全栈交付能力,可满足多种矿区、不同智能化等级的定制需求。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开发4款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数十台进入工厂作业,覆盖机械加工、物流、装配等环节,搭建具身智能运营中心,形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应用迭代”全流程闭环。农业机械逆势增长,围绕“高端、国际、新能源”战略,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混动拖拉机首次出口海外高端市场,下线大马力轮式混合动力拖拉机,初步形成高端化、新能源产品体系。全球化纵深推进,海外成增长“压舱石”从“销售网络布局”向“本地化运营”升级,聚焦新兴市场需求红利,海外收入占比超五成,成为抵御国内周期波动的核心支撑。海外收入规模与质量双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收入为213.13亿元,海外收入占比达57.36%,较2024年同期上升6.05个百分点,毛利率高于国内,显示区域结构持续优化。受益于东南亚、中东、非洲地区的基本的建设和矿山开拓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公司持续投入两至三年,非洲、拉美等区域将成为公司海外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另外欧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有所恢复,市场需求较大,公司在此区域的相关本地化布局将为未来业务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研发加码技术引领,“三化”转型筑牢壁垒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方向,持续高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与进口替代,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强度领先,过去三年(2022-2024)研发投入率约8%,前三季度持续加码,在研科研项目1755项,其中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三化”新技术探讨研究项目近300项,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超97%。技术成果丰硕: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申请专利18532件,授权专利12943件,“三化”新技术专利累计达5974件;主导制定49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国际标准,技术话语权行业领先。产品迭代落地,推出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216米风电动臂塔机等标杆产品;上市新能源主机产品20款,包括全球首款纯电驱港口轮胎起重机、5桥38吨纯电动折臂式随车起重运输车等,搅拌车电动化渗透率从2024年36.6%提升至74%。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是508.98、609.12、705.52亿元,EPS分别为0.5、0.7、0.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7、11.2、10.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新市场拓展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技术迭代与产品研制风险。
事项:国轩高科002074)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报告期内实现盈利收入295.1亿元,同比+17.21%,归母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514.35%;扣非后净利润0.85亿元,同比+49.33%。其中25Q3实现盈利收入101.14亿元,环比-2.17%;归母净利润21.67亿元,环比+714.52%;扣非后净利润0.13亿元,环比-78.54%。评论:动力和储能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动力及储能总出货量63GWh左右,其中动力占比约70%,储能占比约30%。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新客户的成功导入,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中高端乘用车占比明显提升,同时商用车出货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重卡领域表现突出;三是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的稳步提升,逐步推动了公司动力电池的整体出货量增长。公司产能扩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目前的在产有效产能大概130GWh左右,到2027年公司规划产能300GWh。结合市场需求及拓展情况,公司新增产能主要聚焦于以快充和大尺寸储能电芯为代表的第三代、第四代等新一代电池。其中储能方面,正加速推进唐山、金寨等基地的储能产能扩建。随着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将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各项目装车均有进展。公司持续加大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上半年,金石全固态电池已实现中试线落地和内部装车路测,目前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设计定型。公司G垣准固态电池现已基本具备量产能力,正按照每个客户特定需求开展验证工作,以确保顺利实现批量供货。G垣准固态电池“001”号测试车行驶里程已近2万公里,多家车企的适配车型测试稳步开展,大客户夏标测试顺利过关,即将开展冬标测试,车企对电池性能及测试数据均给予高度认可。大众项目方面,公司已为大众安徽旗下的“与众07”配套动力电池,即将开启对大众的正式量产装车。投资建议:公司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先发优势显著。受益于储能业务需求爆发,收入端有望保持高增长。考虑到25年业绩上调大多数来源于大额公允市价变动净收益的确认,而26-27年的预测上调则更多反映主业成长动能的增强,因此我们上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9.2/29.6/33.5亿元(前值为14.2/23.4/29.9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6年34倍PE,目标价55.49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地理政治学风险、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事项: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盈利收入2131.51亿元,同比-16.57%,归母净利润390.52亿元,同比-9.98%,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4亿元,同比-15.90%;Q3实现盈利收入750.4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3.1%/+9.51%,归母净利润144.1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6.24%/+13.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3.9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13.05%/+14.16%。评论:外购煤销量下降,煤电产量保持平稳。煤炭:Q3商品煤产量/销量分别为8550/11160万吨,同比+2.27%/-3.46%,产量平稳,销量减少主因外购煤销量一下子就下降。电力:发电量/售电量分别为640.9/601.8亿千瓦时,同比-2.3%/-2.5%,同期发电量/售电量保持平稳。运输:自有铁路运输量813亿吨公里,同比+10.76%。煤化工:聚乙烯/聚丙烯销量9.47/8.41万吨,同比+2.26%/-4.43%,环比+2.93%/-3.78%,因上年同期煤制烯烃设备计划检修,本期毛利率、产品营收增长。2025年Q1-3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板块分别实现毛利率30.5%/19.2%/38.5%/50.0%/10.3%/7.1%,同比分别+1.1/+3.5/+0.2/+5.9/-0.2/+0.2pct。长协比例大幅度增长,主业产能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年度长协/月度长协销售占比分别为53.2%/39.3%,合计约92.5%,同比上期重述值提升7pct。主业新增产能方面:电力端,控股子公司国能神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装机容量共计1000MW)于2025年8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公司在福建、广东省多个光伏发电项目投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64兆瓦。煤炭端,新街一井、新街二井均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及项目开工备案文件,处于建设阶段;公司在2025年2月完成对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持有的杭锦能源100%股权收购,其下3座矿井雁南矿、扎尼河露天矿、敏东一矿合计产能约1570万吨/年。动力煤价格支撑强劲,公司盈利稳健性突出。截至2025年11月19日最新时点,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831.00元/吨,较三季度均价的672.90元/吨累计上涨23.50%,呈现显著回升趋势;截至最新时点(11.10)四季度电厂库存/港口库存/煤炭库存同比去年同期分别为+10.0%/-9.79%/-49.08%,结合疆煤及进口煤产量下滑,气温下降供暖需求上升,煤价支撑强劲,预测煤价未来仍进一步上涨。公司相较同行独有的煤电运一体化模式进一步加码长期投资价值,基于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期以及75%的股利支付率假设,当前时点(11.21)公司的股息率约为4.8%。投资建议:考虑到产能核增政策变化和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等,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3.97/550.94/564.2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x/15x/15x。参考公司近三年历史估值和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等因素,我们给予公司2026年18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49.86元,维持“强推”评级。风险提示:国内需求没有到达预期,进口煤大幅度增长,长协政策变化等
华创证券——2025年三季报点评:煤价上行支撑盈利修复,煤电一体化巩固长期优势
事项: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3实现盈利收入1180.8亿元,同比-12.81%;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27.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31.95%,其中Q3实现盈利收入401.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20.91%/+6.03%;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26.59%/+79.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25.19%/+59.90%。评论:Q3自产煤产销环比下滑。2025前三季度煤炭单吨出售的收益540.2元,煤炭产销量分别为13037万吨/18920万吨,同比分别+2.03%/+0.40%,其中Q3单季度产量/自产煤销量为4297.5/3850.9万吨,环比-1.14%/-6.81%。往年Q4为煤矿安全事故高发期,产地安监力度加强使Q3公司煤炭产销量下降。进一步拆分,2025Q1-3公司煤炭单吨售价540.2元,同比-12.63%,单吨销售成本376.3元,同比-6.79%,单吨毛利163.9元,同比-23.66%,毛利收窄。煤价上升态势良好,四季度预计价格持续上涨。近期煤价回升态势明显,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陕西榆林坑口动力块煤均价626.9元/吨,环比上涨6.95%。叠加疆煤及进口煤产量下降,随气温下降下游电厂冬储需求上涨;且第四季度安检严格,煤矿产量受到影响;预计第四季度煤价持续上涨。煤炭主业产能增长稳健,煤电一体化优势渐显。2025年4月,公司袁大滩煤矿完成产能核增,生产能力从800万吨/年提升至1000万吨/年;柠条塔煤矿2000万吨/年的产能核增手续已批复落地,小壕兔一号及西部勘探区相关井田的审批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有望后续落地。火电领域,公司当前在建装机规模达11320MW,其中黄陵矿业二期2×1000MW电厂已全面启动主体工程建设,三期2×1000MW项目已顺利取得相关批复。公司发挥“煤电一体化”优势,积极做出响应市场变化,逐渐增强公司业绩,形成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至电力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公司盈利稳健性将显著提升;基于2025年一致预期和60%的分红比例,当前时点(11.21)公司股息率约为4.8%。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以及当前煤价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179.42/205.89/233.52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12x/11x/10x。考虑可比公司以及历史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13倍PE,对应目标价27.56元,维持“强推”评级。风险提示:煤价供需格局恶化,股权投资收益波动,产能开发不及预期
浙商证券601878)——点评报告:主业持续开拓、国际化加速布局,机器人执行器业务有望爆发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1)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减少12%;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9.7亿元,同比增长161%。2)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减少14%。人形机器人业务卡位优势显著,有望迎来爆发增长1)执行器为机器人核心部件,最重要的包含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需同时满足轻量化、小型化及低功耗等要求。我们预计2030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超过3000亿元,一般每台机器人需要数十个运动执行器,单机价值约数万元人民币,有望受益于机器人产业化浪潮迎来爆发。2)公司技术积淀深厚,在执行器领域有望获得较大市场占有率。公司具备:①各类电机自研能力,②整合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的经验,③精密机械加工能力,④资源协同能力。3)公司专设电驱事业部,产品延伸形成机器人业务平台化布局:公司与客户从直线执行器开始合作,逐渐延伸至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产品,同时积极布局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皮肤等部件。汽车零部件业务持续开拓,各项目快速推进,国际化加速布局1)Tier0.5级创新商业模式取得示范性成功,单车价值量、产品配套数量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认可,与华为-赛力斯601127)、小米、小鹏等国内车企,及RIVIAN、FORD、BMW等海外车企合作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获得宝马X1全球车型及N-Car全球新能源平台的产品定点。2)内生外延并举,公司产品线拓宽,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产品平台化战略成效显著:公司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等出售的收益稳健增长,空气悬架、智能座舱、线控制动、线控转向EPS等汽车电子类产品订单逐步开始量产。此外公司为国内率先实现闭式空悬系统大规模量产供货的企业,2025年产能预计提升至约150万台套,现已配套赛力斯、小米、理想、上汽、极氪、坦克等车企或品牌。外延收购落地:2025年5月公司完成对芜湖长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交割,公司内饰产品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3)国际化布局加速,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美地区墨西哥一期项目全部投产,欧洲地区波兰工厂二期正在筹划、东南亚地区泰国生产基地正在筹划,未来海外业务有望随上述生产基地的竣工持续开拓。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301、368、450亿元,同比增长13%、22%、22%;归母纯利润是29.5、37.2、46.3亿元,同比增长-2%、26%、24%,24-27年复合增速为16%,对应25-27年PE为36、28、23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下游销量没有到达预期;2)机器人量产进度低于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财务数据,2025Q1-Q3总收入38.45亿美元,同比增长43%;GAAP净利润和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2亿美元和6.93亿美元,均同比扭亏。2025Q3总收入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41%;GAAP纯利润是1.25亿美元,同比大幅扭亏;经调整GAAP纯利润是3.04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各费用率逐季降低,降本增效,实现全面盈利2025Q3研发费用为5.24亿美元,研发费用率为37%,同比减少12pct,环比减少6pct。非GAAP研发费用为4.56亿美元,对应费用率为32%,同比减少8pct,环比减少5pct。2025Q3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29亿美元,对应费用率为37%,同比减少8pct,环比减少4pct;非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34亿美元,对应费用率为31%,同比减少7pct,环比减少5pct。与GAAP指标相比,2025Q3经调整后指标在研发费用和销售及管理费用中分别减去5884万和8195万美元的股权激励成本以及1892万和1255万美元的折旧费用,此外在销售及管理费用中还减去了1.7万美元的非货币性资产摊销费用。泽布替尼首次单季度收入突破10亿美金,市占全球第一2025Q3泽布替尼全球出售的收益达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10%。2025Q3,分地区来看,美国地区增速强劲,收入7.39亿美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8%,主要受益于其在所有适应症领域强劲的需求量开始上涨、净定价带来的适度利好。泽布替尼凭借其BIC的临床特征,在BTKi药物中保持新患者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地位。欧洲地区收入1.63亿美元,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9%,主要得益于其在欧洲所有主要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增加,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未来14个月内,将迎来多项重点里程碑进展多项药物将进入III期临床或申报上市进程。2025H2:1)泽尼达妥单抗(HER2双抗)将与Zymeworks/Jazz合作开展的用于HER2+GEA一线治疗的III期试验,预计将进行主要无进展生存期数据读出;2)索托克拉(BCL2抑制剂)关于R/RMCL的关键性数据将在2025ASH上展示;3)索托克拉将在美国递交首个注册性申报,适应症为R/RMCL。2026H1:1)泽布替尼关于TNMCL的MANGROVE研究III期-PFS期中分析数据读出;2)BGB-16673(BTKCDAC)关于R/RCLL的II期数据读出,这属于潜在关键性数据;3)CDK4抑制剂的1LHR+/HER2-BC的III期临床启动;4)在TNCLL适应症上,索托克拉联合泽布替尼头对头阿可替尼和维奈克拉的III期临床启动。2026H2:泽布替尼的关于MM的III期临床将启动。早期管线(CEAADC)的概念性验证数据读出。2026H1:BG-C137(FGFR2bADC)、BGB-53038(泛KRAS抑制剂)、BG-60366(EGFRCDAC)、BGB-68501(CDK2抑制剂)的概念验证数据将读出。2026H2:BGB-58067(PRMT5抑制剂)联合BG-89894(MAT2A抑制剂)的联合用药、BG-T187(EGFRXMETXMET三抗)的概念验证数据将读出。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为380.00、459.10亿元和540.41亿元;预计2025-2027年的归母纯利润是17.93、43.13和67.9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全球市场风险、研发进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
